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奋力走出新时代六安高质量发展新路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12月28日    来源:皖西日报

  本报评论员

  刚刚闭幕的市委五届七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考察六安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3年全市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2024年各项工作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及市委决策部署上来,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切实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把比较优势和发展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巩固和增强全市经济在总体平稳、回升向好态势基础上实现赶超发展,不断开创六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市上下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着力把省委“三地一区”“七个强省”六安篇章的施工图变成实景图,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开放合作不断深入,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向上走、向前走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快于全省、位居前列,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
  明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围绕“增速居前列、总量上台阶”,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较快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奋力走出新时代六安高质量发展新路。
  要完成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各县区、各相关部门和开发区必须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要围绕大力培育制造业产业集群,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特别是“首位产业”,把开发区作为发展工业的主平台,大力提升招商精准化专业化水平,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不断优化要素保障机制,加快建设具有六安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推动开放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树牢强烈的机遇意识,积极推进合六同城化,深化与长三角特别是上海市对口合作。要围绕全面提升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水平,突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创新型城市建设行动为引领,整体性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和人才高质量发展行动。要围绕奋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在前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扛好维护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做好农业“土特产”文章,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农业大市加快向农业强市跨越。要围绕切实加强城市高品质建设,坚持内涵式发展,提升县城带动能力,常态化推进城乡文明建设,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良性互动。要围绕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立足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绿色生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打造高品质的旅游强市。要围绕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改善民生,结合六安实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好民生实事,用好“民生呼应”平台,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要围绕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建立风险定期排查、研判、化解机制,守牢意识形态安全,提升信访工作水平,守住安全稳定底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打牢高质量发展的底盘基础。
  目标已经明确、路径已经清晰、关键在于落实。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部署,把准前进方向,抢抓政策机遇,抓好工作落实,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以实干实绩奋力开创六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稳定经济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