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希望,在沃野上升腾

——舒城县春耕备耕一线见闻本报记者 黄雪彦 通讯员 伍珊珊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3月25日    来源:皖西日报

  连日来,龙舒大地处处涌动着春耕备耕热潮,送技上门、农机维修、大棚育苗……舒城县抓住晴好天气的有利时机,紧扣“稳面积、提单产”主线,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推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抗灾减灾打基础,农技服务春管
  立春以来,我市出现多轮寒潮、雨雪、低温灾害天气,舒城县提前发布预警信息30多条次,印发抗灾技术明白纸3000余份,组织7个农业生产指导组、22支科技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主动对接服务大户、农户,指导服务大户及时落实清沟沥水、增施磷钾肥、喷施防寒剂、加固与增温大棚等防灾减灾措施,确保农作物安全。
  近日,该县棠树乡组织农技专家在该乡西塘村通过“理论授课+交流学习”的方式指导春耕备耕工作,技术人员围绕机插秧种植效益、油菜种植品选择、水稻科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现场进行答疑解惑。活动现场,专家讲得精彩,农民听得认真。
  “此次培训让村民对备春耕生产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训内容充实准确,不仅掌握了农业实用技术,更提高了科学种田能力!”该乡洪院村党支部书记周家银表示。
  据悉,今年舒城县还组织198名农技人员对规模种植大户实行包村联户服务制度,已累计开展小麦、油菜等越冬田管技术培训12场,2000余人次。
抢抓农时促生产,扛稳粮食安全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随着气温回暖,再生稻育秧进入关键时期,舒城县东方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两处再生稻育秧基地一片繁忙。
  “合作社今年服务再生稻育插秧面积较往年增加近千亩,在原有10亩塑料大棚基础上,又新建了3000平方米塑料大棚用于再生稻保温育秧,计划今年再生稻育插秧面积达2000亩。”合作社负责人葛义学介绍说。
  据悉,该合作社从3月中旬正式播种,预计到3月下旬播种结束,计划4月中旬栽插,4月下旬全部栽插结束。再生稻统一品种,统一集中育秧,按照合同约定统一栽插,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等“五统一”模式为农户提供全程服务。预计8月下旬第一季稻将收割完毕。
  舒城县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及早动员部署安排早稻、再生稻、大豆、春玉米等春播粮食作物茬口。目前,已储备化肥1.77万吨,水稻良种1500吨,农药150余吨,地膜102吨,确保可以满足春耕备耕需求。
注入金融活水,“贷动”春耕备耕
  一年之计在于春。时下,正值备春耕关键时期,农业贷款资金更是关键中的一环。为保障春耕资金充足供应,舒城县各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农户,因地制宜、因需施策,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推出多种信贷产品。
  舒城县高峰乡青松村村民贺明杨,今年流转了100亩耕地,计划新建育秧中心,但因手头资金不足育秧工作停滞不前。乡政府工作人员通过摸排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及时上门帮助其成功申请“育秧贷”15万元,为今年春耕育秧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农商行的‘育秧贷’大大解决了我的资金问题,贷款挺顺利,下款也很快,非常感谢政府对种植大户的大力支持。”拿到贷款的那一刻,贺明杨感激地说。
  据悉,舒城农商行已发放“育秧贷”专项产品5户、220万元,发放“插秧机贷”141户、903.85万元,发放“鲜叶贷”15户,1035万元。
  下一步,舒城县将继续加强农户开展农业生产资金紧缺情况的摸排,重点解决农民在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方面的资金需求,帮助种植大户办理贷款手续,将助农贷款拨向春耕一线,让丰收远景在龙舒大地上可期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