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全市首例!食管癌微创治疗再创新突破

本报记者 李珊珊 康家佳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5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徐主任,我现在流质饮食正常了,身体也比以前好多了,多亏了您……”日前,在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一病区(普胸外科病区)的术后回访中,83岁的樊老爷子一个劲地向病区主任徐洪波道谢。此前,老爷子因食管肿瘤挤压导致食道受阻,进食困难,徐洪波带领团队采用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为老人解决了难题,这在全市尚属首例,在省内也处于领先。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一个多月前,樊老爷子感觉吞咽有点困难,后期梗阻感觉越来越明显,甚至影响到进食。医院的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距门齿25厘米处有一个不规则的隆起型病变,几乎把食管堵住了一大半。经过进一步病理检查,老爷子被诊断为“食管鳞状细胞癌”。
  收住入院,普胸外科病区详细评估了老人的情况:做过胃穿孔手术,合并有高血压、慢阻肺、多发脑梗死等疾病,心肺功能较差……“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常规的胸腹腔镜右经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需要经胸游离食道,不仅胸腔粘连可能性大,还会因双腔气管插管,导致气管、肺部损伤。”徐洪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风险,最终决定采用纵隔镜联合腹腔镜为患者进行食管癌根治术。“纵膈镜手术无需经胸,对肺功能要求稍低,胸腔粘连不影响食管的游离,术中全程单腔插管、无需单肺通气,对气管及肺影响较小。但目前该术式在我市尚无先例。”徐洪波说。
  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全力配合下,徐洪波带领团队通过颈部一个切口,使用纵隔镜系统自上而下游离食管,再经腹部行腹腔镜下胃及食管下段的游离,双镜最终“会师”于胸部,完整切除食管肿瘤并在颈部完成食管与管状胃的吻合。在3D高清胸腔镜下,手术操作过程更精准,清扫更彻底。最让患者及其家属惊喜的是,由于手术完全在纵隔的“通道”中完成,对胸部的器官和血管、神经影响很小,术后并无严重的肺部并发症。
  据了解,食管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食管癌根治手术是早中期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与传统开胸或经胸腹腔镜手术比较,纵隔镜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尤其适用于心肺功能差、胸膜钙化粘连等不能耐受经胸手术或不能经胸入路的食管癌患者。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市人民医院在食管癌微创手术领域取得了新突破。